跟Snail Workshop的主理人淼小見面,約定了在錦上路等,最初意為是到她的工作室參觀。碰面以後跟著她走,穿過在錦田的村落,走進農田裡,她說:「這片田中有家書店」。一路上她如數家珍地介紹田野裡的一草一木:「你看這是芋頭,那邊的茄子開始結果了,那棵是咖啡樹,遲一點就是有自家種植的咖啡豆了,還有還有,田裡養了羊,不久前有小羊出生,牠們一家就住在這小棚子中,小羊好可愛呢」。 終於在草木間出現了一間小屋,推開門,才發現別有洞天,一家小小的書店竟然就在眼前。 問她的工作室是否在書店裡面? 原來並不是, 這書店是她跟一班志同道合朋友的聚腳點, 平日淼小做陶瓷,教班都是在家裡,那麼為什麼會相約在書店呢?就讓淼小慢慢告訴你。 淼小最初修讀的是平面設計,在學時期,並沒有接觸過陶瓷,不過卻喜歡做紙粘土。大概不少人在小學上美術課時,都有玩過紙粘土,捏出不同造型的小玩意,淼小最初也用紙粘土創作了不少作品,但後來覺得紙粘土太過脆弱也難於收藏,於是就想找一種類似但更堅硬的材料創作,最後就選擇了陶瓷並拜師學藝。 一開始她是從事設計相關的工作,也會畫插畫,但後來做陶瓷卻變成了她的全職。「陶瓷原本也好脆弱,但經過高溫燒製後就會變得堅硬,好像給了我一種啟示。」在學習陶瓷的過程中,不僅讓她愛上了這材質,更重要的是,她可以透過作品說故事。她續說:「我的筆名叫淼小,淼字有三個水,對於我來說,分別是淚水,汗水還有雨水。淚水的意思是在生命中總有難過的時候,我就把這些經歷跟體會放到作品中,創作過程中雖然有點孤獨,但卻是一個治療的過程,可以抒發自己的情緒,每一次完成作品以後,我都會把作品的故事寫在心意卡給客人,有時收到客人回覆說被小故事鼓勵到,都會讓我很快樂。」 接著她拿出了她的第一件作品出來介紹:「汗水就是代表付出努力去達成夢想。這個作品叫摘星小書,當初踏出第一步去追夢,夢想就好像這個瓷器的樓梯一樣,看來高好長又看不到盡頭,一步一步走上來,過程有點困難,也有不如意的時候,但只要繼續努力走上去,終於能走到天梯的盡頭,把心中的星星摘下來。」 最後的一個水字,「雨水」對於她來說又有甚麼意思呢?「雨水就是我相信上天總有一些安排,就算選擇走不一樣的路都總有辦法一直走下去,有了這個信念,就能放心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那麼為何品牌叫Snail Workshop呢?因為蝸牛的慢活跟陶瓷製作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急不來」。每件作品,由製作初形,風乾,燒製,上色,再燒製,即使是製作小飾品,起碼也要花上四至五天時間。淼小除了製作工藝品,還有開班教學生,她的其中一位學生,原本是個急性子,教他的時候淼小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急。」 經過了一段時間,學生告訴她領會了「慢」的好,整個人的性格也有點改變了。 說到出品速度慢,無法大量生產,又回到一個現實的問題,也是香港人最常問的問題:這樣夠生活嗎? 淼小說:「我對物質生活的要求不算高,現在也能維持生活,其實都是視乎你的生活上有甚麼追求。」而且在她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幸運地得到另一半的全力支持,倆口子現在居於錦上路,這邊都是村屋,最初為了幫太太宣傳,淼小的丈夫就騎著單車做郵差,在區內四處奔走把傳單投進各家各戶的信箱裡。 說到跟丈夫搬到來錦上路居住,也為他倆帶來了一個奇遇,最初搬來,因為向鄰居借了把電鑽,過程中就跟鄰居認識了更成為好友,鄰居蔡氏夫婦就是這田中書店-比比書屋的主人。書屋開業只有一段短時間,原本這裡只是荒廢農地中一間失修的鐵皮屋。書店主人愛書也對生活的品質有堅持與執著。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中,認識了許多台灣跟日本獨立書店的店主,旅行途中還特意去學習木工,終於在前年著手由零開始打造這書屋,並在書屋外種植各種食材,實現理想中的生活。淼小跟丈夫在生活上跟蔡氏夫婦有著許多相同的價值觀,在書店開業之前,淼小的丈夫就落手落腳幫忙製作書店內的木工,由書架到桌椅跟門牌,全都是他們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製作。所以淼小對於這書屋的一事一物還有外面的一花一草都瞭如指掌。 走進書店,你可以在咖啡香中看書, 可以跟在這裡遇見的朋友談天說地,有時甚至可以一嚐店主自家出品的即磨豆漿跟豆腐花。這天跟淼小與她的朋友,在書屋中渡過了一個愉快的午後,除了淼小的品牌故事,還聊到工作,生活,旅行等等。其實這天書屋主人並不在,關於書屋的故事都是由淼小與友人娓娓道來。 下次一定要再來,跟店主見個面認識一下,聽聽店主的故事。 誰想到香港會有家田中書屋?誰說我們的城市沒有溫度?人與人之間又很冷漠? 誰說這個城市容不下夢想? 只要我們敢踏出一步,也許你和我都能把看來遙不可及的夢想慢慢實現。 關於Snail Workshop https://www.facebook.com/ceramicsnailworkshop/ 關於比比書屋 https://www.facebook.com/beibeibookhouse2016/ 文、圖:Stephanie Shum
Continue ReadingStephanie Shum
【有種故事】本土有機農作 x 天然個人護理 {{本木序}}
當你買護膚品或者個人護理產品時, 會看看包裝上的成份嗎? 一看之下,大部分都是一連串化學名詞, 即是說,每天我們就是把這些化學品塗抹上身,沖洗的時候再將這些化學品沖到海洋去。當中還有些產品沒有直接告訴你, 其實在上架之前,經過了無數的動物測試。原來,不少人臉上的”美麗”, 就是用化學品與動物的痛苦堆砌出來。 有些品牌用美麗包裝著醜惡,但我們的城市內,其實潛伏了不少有種品牌。 本木序,意思即是本土植物的序章,這是由香港年輕人創立的護膚品牌。她們堅持用本土種植的植物作原材料。 一個小小品牌卻有著遠大的理想,除了製作對身體跟大自然無害的天然護膚品,她們最希望可以藉此可推動復興本土農業。 Kaya在創立品牌之始,深入新界不同農地,尋找農夫合作種植護膚品用的原材料,亦引入了香港原本沒有種植的金盞花。最初農夫其實不太願意種植新品種的植物,原因是之前試過有人委託種植最終卻沒有購買,令農夫血本無歸,Kaya為此花了不少時間跟唇舌去說服農夫,終於農夫都被她打動了。由開始只有少量種植,到現在已有多個農場與她們合作,打開本木序的網站, 就可以找到合作農場的資料。金盞花的種植量漸多,在盛放的季節成了一片花海,本木序就興起了舉辦工作坊的念頭,帶大家走進自然體驗,賞花之餘更可以讓參加者即場摘取鮮花製作果醬,沙律跟花茶等等。你有想過,護膚品的材料原來可以吃進肚子裡嗎? 在大學修讀工商管理的Kaya, 她說在畢業之前,就知道自己不會在本科相關行業中找到喜歡的工作。機緣巧合下,在畢業之前參加了一個創業比賽,為創立環保相關工作舖了路,畢業後先跟友人合辦了有機店,再開始研發自家護膚品,繼而創立了本木序。現在品牌起步一年多,靠網絡跟口耳相傳,已經累積了一定數量的顧客,規模正逐漸擴展中。她們說,最重要是產品的效用理想,就自然可以吸引到客人。 問Kaya會否擔心有一天香港的農地都被發展,再也沒有本地原材料供應。她笑說:” 其實香港的農地還有很多,現階段都不會擔心,但假如有一天再沒有本地供應的材料,就把本木序結束好了,這品牌是因為本土而生。其實我們好希望藉著這個品牌去幫助保育甚至復興本地農業,這幾年大家都開始關心這個議題,但光是用鍵盤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走出來用不同的方法才可以保護我們的土地。” 從今天起,我們就踏出多一步,走遠一點,捨棄一些方便,稍稍改變我們的消費模式,去支持本地有種出品。 本木序的陳列室有BYOB計劃,歡迎大家自攜容器來買產品 文:Stephanie Shum 圖:本木序 提供 【有種寄賣】{{本木序}} 陳列室:香港新界葵涌葵豐街18-26號永康工業大廈12樓F室 電話:+852 3956 3447 網址:https://www.thepreface.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prefacehk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