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銅鑼灣SOGO後面的駱克道,找到6ixty 8ight旁邊的報紙攤,在那個一分為二的報紙攤中間穿過去,走一層樓梯,發現樓梯牆壁上掛上了充滿印度色彩的布匹。一轉身,你便會到達一家色彩繽紛的小店——Glimpse Workshop。不要想像成那種遊樂場的五顏六色,因為極具民族色彩的圖案已為店內披上了一道神秘的光影。一推開小小的玻璃門,門上的掛飾發出治癒的叮叮噹噹聲響,像引領你進入新的國度。 首先撲鼻而來的是檀香混合不同自然香料的味道,不屬於我們熟悉的城市,更與窗外的鬧市格格不入。店裡無一個角落是沒有民族品裝飾的,從牆壁到天花,再到地上,鋪天蓋地的填滿了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西藏的靈魂。有朋友曾告訴我,要看完這家店裡的所有東西,需要一整天的時間,而我這位朋友更是來了再來,試遍店裡所有衣服。這次真正踏足這店,我便終於理解是什麼樣的氣氛令我的朋友能夠完全忘我地在店裡盡情「搗亂」(她根本當自己離開了銅鑼灣,到了印度旅遊,哈哈)。 此時,Raymond走到我跟前。他高高瘦瘦,帶著眼鏡斯斯文文,皮膚有點被太陽曬過的痕跡,如果進店看到他在沙發上坐著,你會猜想他是在等女友下班的廿四孝男友,如果看見他在工作桌上「串珠仔」、織袋仔,你也許會覺得眼前的畫面有點難理解。 但原來,他就是這店唯一的老闆。 熱愛「串珠仔」的他 「曾經有女顧客一打開門看到我看店,便立刻轉身離開,也有客人反映來了店裡幾次才敢開口問我問題,因為她們覺得問一個男人有關飾物的問題有點怪怪的。」 或許我們潛意識裡還是存有對性別的一些定型,在沒有多加思索的情況下,總會有一些不自然的卻步和疑惑。這些Raymond都能理解,所以他也持著很開放的態度。「我自己對這件事是真的很著迷的,好多人問我:『你D手指咁粗,點串珠、綁繩、做手鍊?』但我又真的做得到,完全無問題。其實在西藏或尼泊爾,很多做飾物、車衣服的都是男孩子,女的也有,沒有刻意在分工上區分男女。」一旦開始跟Raymond開始聊起店裡的工藝品,他便會瞬間變成一本異國字典,什麼「Kachora Bag」(俗稱:椰子袋)、「Masala Bag」(香料袋)、印度新郎用的頭紗,全都仔細地為客人介紹。「我不會太在意自己是男或女,但是我很喜歡講話,客人發現我愛說,就會很開心地聊起來。」 可以說Raymond對印度已經泥足深陷了,在未開店前,他會為了到印度旅遊而辭職,可見除了開民族店外,沒有其他工作能留得住他的心。在2013年8月,Raymond在銅鑼灣地帶開了他第一家幾十尺的民族小店,專賣印度、尼泊爾的飾物用品。後來因為Raymond每次入貨都會像著了魔一樣,看見什麼漂亮就買什麼,店裡的貨物愈來愈多,於是便搬到大一點的店。 Glimpse Workshop和大多香港民族店不同的地方,便是Raymond非常重視手工藝。他在西藏認識了教會他穿手鍊的朋友,接觸到藏傳佛教會用到的材料和風格,學會了分辨石頭和串佛珠。「香港比較少將宗教元素加入飾物裡面,所以我們會自己為客人串手鍊。」例如客人選了某顆珠子或吊嘴,店員便會即場為客人編織手鍊,邊試邊調整,絕對細心。 引入工藝與故事 「很多香港人覺得貨品的價值在於時尚和潮流,但很多潮流品其實都是由冷冰冰的機器製造,但民族品的價值在於時間、技術和心機,每次入貨我都會和當地人聊天,了解工藝品背後的故事,然後把故事帶到這個店裡與客人分享。」 這就是這家小店滲透著異國溫度的原因,每件貨品在Raymond眼裡,都不是一件商品,而是一個又一個非常值得分享的故事。他的這個小天堂,也成為了很多客人的天堂。他摸著手工精細的尼泊爾布袋,小聲的說:「我不想只是賣東西。」 看見一幅幅掛在牆上的布,每一幅都有細緻特別的刺繡,便好奇問Raymond:「客人買了這些布,會用來做成袋子嗎?」「這些布我通常建議可以直接用來當裝飾,很多客人都會要求說把這張變成袋子,但其實這樣便會破壞了那塊布本身的手工。布上的每個圖案都是有特殊象徵和意思的,將它分開了便沒了故事。其實這些布在印度已經愈來愈難找,有的變了機器製造,加上很多布行的新一代接班人都傾向把布製成袋子出售,把上幾代留下的布一下子裁剪掉。」看著放在店裡另一邊的「新產品」袋子,似乎明白到Raymond心中的矛盾,這些袋子的確比一幅幅刺繡更受客人歡迎、更容易賣,卻總覺得沒了最真實的靈魂。商業考量和文化保存之間,還是有著微妙的衝突。 身處Raymond店裡,聊天可以很隨意,一個下午便聽他說了很多故事,更讓我好想初嘗到印度旅遊。 「有種寄賣」產品: 印度手工刺繡袋子 印度木製香盒 尼泊爾羊毛動物杯墊 尼泊爾手工琉璃珠手鍊(彩色) 不丹藏香Nado Happiness Incense HANDMADE頸鍊 B 尼泊爾麻質水樽袋 純銅64星神聖幾何吊墜 Glimpse Workshop 地址:銅鑼灣駱克道533號一樓 電話:+852 2691 2303 營業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10時 寄賣網址:http://hall1c.com/product-category/coop/people/glimpse-workshop-people/
Continue Reading有種故事
【有種故事】歷險中的仙巴 做一世的工藝 {{Sinbad Coffee Roasters}}
「從前未覺宇宙這麼大,全憑人冒險去走天涯,那怕是懸崖峭壁荒山野嶺,無用害怕應該放開空懷。」《仙巴歷險記》是《天方夜譚》裡的故事之一,也是許多人念念不忘的經典卡通片。曾做精算師18年的Carole 於2014年獨自一人、由零開始籌備Sinbad Coffee Roasters 誕生,之所以取名Sinbad,她形容自己就像這套小時候最愛的卡通片中的水手仙巴,憑著好奇和勇氣,踏上充滿未知的歷險。 「從一個高度安穩的市道離開, 追求一份真正屬於自己的工藝, 我當時很清楚這將是一場歷險 。」 公司到現時為止只有Carole和一名新加入的年青咖啡師,烘豆地點是柴灣一個擁有兩部烘豆機的800尺工場,雖屬小規模網店,沒有門市,但其最重要宗旨是 “Roast-to-order” (即叫即烘)的精品咖啡豆,加上兼售全面精品咖啡裝備,在香港來說的確少之又少。 「一直以來很愛喝咖啡,最初雖對精品咖啡一無所知,但對城中咖啡的資訊情報特別敏感 。7、8年前一次遊走加州,發現那裡的咖啡非常好喝,從而認識 “Third Wave Coffee Movement*” 並對精品咖啡產生興趣,進而細閱世界各地有名精品咖啡的資料,更飛往當地試喝,例如加州的Blue Bottle和倫敦的Square Mile。」繼在加州與精品咖啡的偶遇,一張得獎名單牽引了Carole走向她的終生事業——烘豆。 當時她看見一名台灣烘豆師發佈了一個世界烘豆比賽的得獎名單,最有趣的是頭六名的味道形容都截然不同,心想:「明明每個人烘同一隻豆,出來的味道竟然完全不一樣。」正是從那刻開始,Carole決定研究烘豆。「一開始邊工作邊在家裡烘豆,然後便發現這是一種可以做一世的工藝,因為要完善這個工藝需要一輩子的時間。」當時的她深感在商業世界打拼夠了,渴望一份可以做一世的終生事業,便二話不說到美國上了由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舉辦的正式烘豆課程 。 現在的她,依然看很多書和討論區,即使經已獲得不少客人的肯定,她依然態度謙虛:「我並不能說自己很專業,因為實在有太多進步空間。我並沒有很想生意變大,只想我的咖啡更好喝一些。」現在品牌已累積了一批喜歡在家裡手沖咖啡的客人定期入貨,但Carole知道其實有很多港人想喝更好的咖啡,卻沒有閒情逸致自己手沖,去年聖誕新推出的掛耳包便吸引了不少這類新客。 一杯精品咖啡背後, 是種植者、採摘者、烘豆師、咖啡師用心完善的工藝, 也是一場生活的修行。 一手一腳創造自己的終身事業是一件幸福的事, 即使犧牲了安穩,也無悔。 而你以為失缺的勇氣和冒險精神, 其實早就從你小時候愛看的卡通片中學會了。 *Third Wave Coffee Movement:從90年代至今的美國咖啡浪潮,把原本只是商品的咖啡變成一項專門工藝,重視咖啡的種植、採摘、烘焙和製作方式。 其實好有興趣知道大家飲咖啡的習慣!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 文: 迦南 圖: Sinbad Coffee Roasters 提供 【有種寄賣】{{Sinbad Coffee Roasters}}: http://hall1c.com/product-category/coop/home-coop/sinbad-coffee-roasters/ Sinbad Coffee […]
Continue Reading【有種故事】城中蝸牛走進田裡書屋 {{Snail Workshop}}
跟Snail Workshop的主理人淼小見面,約定了在錦上路等,最初意為是到她的工作室參觀。碰面以後跟著她走,穿過在錦田的村落,走進農田裡,她說:「這片田中有家書店」。一路上她如數家珍地介紹田野裡的一草一木:「你看這是芋頭,那邊的茄子開始結果了,那棵是咖啡樹,遲一點就是有自家種植的咖啡豆了,還有還有,田裡養了羊,不久前有小羊出生,牠們一家就住在這小棚子中,小羊好可愛呢」。 終於在草木間出現了一間小屋,推開門,才發現別有洞天,一家小小的書店竟然就在眼前。 問她的工作室是否在書店裡面? 原來並不是, 這書店是她跟一班志同道合朋友的聚腳點, 平日淼小做陶瓷,教班都是在家裡,那麼為什麼會相約在書店呢?就讓淼小慢慢告訴你。 淼小最初修讀的是平面設計,在學時期,並沒有接觸過陶瓷,不過卻喜歡做紙粘土。大概不少人在小學上美術課時,都有玩過紙粘土,捏出不同造型的小玩意,淼小最初也用紙粘土創作了不少作品,但後來覺得紙粘土太過脆弱也難於收藏,於是就想找一種類似但更堅硬的材料創作,最後就選擇了陶瓷並拜師學藝。 一開始她是從事設計相關的工作,也會畫插畫,但後來做陶瓷卻變成了她的全職。「陶瓷原本也好脆弱,但經過高溫燒製後就會變得堅硬,好像給了我一種啟示。」在學習陶瓷的過程中,不僅讓她愛上了這材質,更重要的是,她可以透過作品說故事。她續說:「我的筆名叫淼小,淼字有三個水,對於我來說,分別是淚水,汗水還有雨水。淚水的意思是在生命中總有難過的時候,我就把這些經歷跟體會放到作品中,創作過程中雖然有點孤獨,但卻是一個治療的過程,可以抒發自己的情緒,每一次完成作品以後,我都會把作品的故事寫在心意卡給客人,有時收到客人回覆說被小故事鼓勵到,都會讓我很快樂。」 接著她拿出了她的第一件作品出來介紹:「汗水就是代表付出努力去達成夢想。這個作品叫摘星小書,當初踏出第一步去追夢,夢想就好像這個瓷器的樓梯一樣,看來高好長又看不到盡頭,一步一步走上來,過程有點困難,也有不如意的時候,但只要繼續努力走上去,終於能走到天梯的盡頭,把心中的星星摘下來。」 最後的一個水字,「雨水」對於她來說又有甚麼意思呢?「雨水就是我相信上天總有一些安排,就算選擇走不一樣的路都總有辦法一直走下去,有了這個信念,就能放心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那麼為何品牌叫Snail Workshop呢?因為蝸牛的慢活跟陶瓷製作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急不來」。每件作品,由製作初形,風乾,燒製,上色,再燒製,即使是製作小飾品,起碼也要花上四至五天時間。淼小除了製作工藝品,還有開班教學生,她的其中一位學生,原本是個急性子,教他的時候淼小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急。」 經過了一段時間,學生告訴她領會了「慢」的好,整個人的性格也有點改變了。 說到出品速度慢,無法大量生產,又回到一個現實的問題,也是香港人最常問的問題:這樣夠生活嗎? 淼小說:「我對物質生活的要求不算高,現在也能維持生活,其實都是視乎你的生活上有甚麼追求。」而且在她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幸運地得到另一半的全力支持,倆口子現在居於錦上路,這邊都是村屋,最初為了幫太太宣傳,淼小的丈夫就騎著單車做郵差,在區內四處奔走把傳單投進各家各戶的信箱裡。 說到跟丈夫搬到來錦上路居住,也為他倆帶來了一個奇遇,最初搬來,因為向鄰居借了把電鑽,過程中就跟鄰居認識了更成為好友,鄰居蔡氏夫婦就是這田中書店-比比書屋的主人。書屋開業只有一段短時間,原本這裡只是荒廢農地中一間失修的鐵皮屋。書店主人愛書也對生活的品質有堅持與執著。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中,認識了許多台灣跟日本獨立書店的店主,旅行途中還特意去學習木工,終於在前年著手由零開始打造這書屋,並在書屋外種植各種食材,實現理想中的生活。淼小跟丈夫在生活上跟蔡氏夫婦有著許多相同的價值觀,在書店開業之前,淼小的丈夫就落手落腳幫忙製作書店內的木工,由書架到桌椅跟門牌,全都是他們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製作。所以淼小對於這書屋的一事一物還有外面的一花一草都瞭如指掌。 走進書店,你可以在咖啡香中看書, 可以跟在這裡遇見的朋友談天說地,有時甚至可以一嚐店主自家出品的即磨豆漿跟豆腐花。這天跟淼小與她的朋友,在書屋中渡過了一個愉快的午後,除了淼小的品牌故事,還聊到工作,生活,旅行等等。其實這天書屋主人並不在,關於書屋的故事都是由淼小與友人娓娓道來。 下次一定要再來,跟店主見個面認識一下,聽聽店主的故事。 誰想到香港會有家田中書屋?誰說我們的城市沒有溫度?人與人之間又很冷漠? 誰說這個城市容不下夢想? 只要我們敢踏出一步,也許你和我都能把看來遙不可及的夢想慢慢實現。 關於Snail Workshop https://www.facebook.com/ceramicsnailworkshop/ 關於比比書屋 https://www.facebook.com/beibeibookhouse2016/ 文、圖:Stephanie Shum
Continue Reading【有種故事】本土有機農作 x 天然個人護理 {{本木序}}
當你買護膚品或者個人護理產品時, 會看看包裝上的成份嗎? 一看之下,大部分都是一連串化學名詞, 即是說,每天我們就是把這些化學品塗抹上身,沖洗的時候再將這些化學品沖到海洋去。當中還有些產品沒有直接告訴你, 其實在上架之前,經過了無數的動物測試。原來,不少人臉上的”美麗”, 就是用化學品與動物的痛苦堆砌出來。 有些品牌用美麗包裝著醜惡,但我們的城市內,其實潛伏了不少有種品牌。 本木序,意思即是本土植物的序章,這是由香港年輕人創立的護膚品牌。她們堅持用本土種植的植物作原材料。 一個小小品牌卻有著遠大的理想,除了製作對身體跟大自然無害的天然護膚品,她們最希望可以藉此可推動復興本土農業。 Kaya在創立品牌之始,深入新界不同農地,尋找農夫合作種植護膚品用的原材料,亦引入了香港原本沒有種植的金盞花。最初農夫其實不太願意種植新品種的植物,原因是之前試過有人委託種植最終卻沒有購買,令農夫血本無歸,Kaya為此花了不少時間跟唇舌去說服農夫,終於農夫都被她打動了。由開始只有少量種植,到現在已有多個農場與她們合作,打開本木序的網站, 就可以找到合作農場的資料。金盞花的種植量漸多,在盛放的季節成了一片花海,本木序就興起了舉辦工作坊的念頭,帶大家走進自然體驗,賞花之餘更可以讓參加者即場摘取鮮花製作果醬,沙律跟花茶等等。你有想過,護膚品的材料原來可以吃進肚子裡嗎? 在大學修讀工商管理的Kaya, 她說在畢業之前,就知道自己不會在本科相關行業中找到喜歡的工作。機緣巧合下,在畢業之前參加了一個創業比賽,為創立環保相關工作舖了路,畢業後先跟友人合辦了有機店,再開始研發自家護膚品,繼而創立了本木序。現在品牌起步一年多,靠網絡跟口耳相傳,已經累積了一定數量的顧客,規模正逐漸擴展中。她們說,最重要是產品的效用理想,就自然可以吸引到客人。 問Kaya會否擔心有一天香港的農地都被發展,再也沒有本地原材料供應。她笑說:” 其實香港的農地還有很多,現階段都不會擔心,但假如有一天再沒有本地供應的材料,就把本木序結束好了,這品牌是因為本土而生。其實我們好希望藉著這個品牌去幫助保育甚至復興本地農業,這幾年大家都開始關心這個議題,但光是用鍵盤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走出來用不同的方法才可以保護我們的土地。” 從今天起,我們就踏出多一步,走遠一點,捨棄一些方便,稍稍改變我們的消費模式,去支持本地有種出品。 本木序的陳列室有BYOB計劃,歡迎大家自攜容器來買產品 文:Stephanie Shum 圖:本木序 提供 【有種寄賣】{{本木序}} 陳列室:香港新界葵涌葵豐街18-26號永康工業大廈12樓F室 電話:+852 3956 3447 網址:https://www.thepreface.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prefacehk
Continue Reading【有種故事】在細節堅持善念的生活器具店 {{A Beautiful Store}}
車子走到大埔林錦公路,轉入林村,把車停在露天停車場,走入小窄巷。 環顧周圍都是村屋和住宅,完全不像有任何店鋪的一個地方。然而走到巷子的盡頭,你便會看見由一棟兩層獨立村屋變化出來的小天地,店主Wallis的心血,A Beautiful Store。 鋪面和名字一樣簡單直接,只有中間一張大桌,旁邊一張小桌,能容納的客人並不多,頂多十個吧。還有兩旁牆邊的長桌,放著各式各樣精心挑選的生活器具,有廚具、杯子、盤子等等,一眼看過去,全都是有品味有質感的手工藝品,大概都是店主細心研究後的心血推介。 「生活器具店」,是這裡的正確學名。店主Wallis,讀書時期主修室內設計、讀過時裝,後來進入一家公司當買手,一做便是五年。到了2014年,因為社會上各種狀況的劇烈改變,震動了自己對生活與工作的看法,決定離職,脫離自己最熟悉的環境,一手一腳創辦了這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話說回來,雖然形式上不一樣了,但其實做的工作性質還是很相似:就是當一個買手。差別是,以前是時裝買手,現在是生活買手。一切關於讓生活更有質素的事物,都會被她引進這個小小但遼闊的天地。 「我們所說的Beautiful, 所說的「美麗」,不是單單在於外觀。而是我們一直的一個堅持,就是在這裡出現的產品與品牌,他們背後的理念,甚至是生產的過程,是這個「美」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最大的關注。會放在我們這裡的,絕大部分都是手工藝品,或是有機製造的產品。這些產品的創辦人,他們用什麼intention去做這件事,是很重要的。」店主Wallis一一為她的理念仔細解釋。 「例如,我們有一款法國的有機香薰蠟燭,這個品牌,從包裝到所用的器皿,全部都是使用他們本地工製做,會用保存手藝、尊重這些工人的模式去生產,而不是用趕工的方式去量產,像這樣的產品才會在我們這裡出現。」 「希望來到這裡的朋友,能從我們的堅持,去看到,簡單如這樣一隻水杯,原來也有可以有不一樣的生產方式,去理解背後所表達對物品與生活的要求。或者,再放遠一點,甚至從而去改變大家對消費的看法與模式。以後我們再去買一個物件,不是去問為什麼這些產品這麼貴,而是想想為什麼那些其他產品可以那麼便宜,是不是當中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不公義的地方。」 現在A Beautiful Store的實體店,一週只開三天(六、日、一),大家除了可以到來欣賞及選購各種生活器具,還可以坐下來喝杯咖啡,吃塊蛋糕,享受一下在香港很難能可貴的午後時光。雖然有輕食餐點的部分,但Wallis不會把這個地方定義為咖啡室,因為其實Café的部分,也是從「生活器具」這個想法衍生出來的。「把吃過好吃的蛋糕,推介與分享給客人,這也是我作為一個生活買手的一個任務,想表達的一種態度。」 開張一年多,這個心血也一直用緩慢但穩定的步伐在生長。因為這裡,讓她認識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把自己做不來的事情,用和別人合作的方式做到了。就如現在合伙的另一位夥伴,是位有機農夫,用旁邊的田地作有機耕種,在器具店休息的時間,會用這個空間辦別的活動,這對於Wallis來說,無論是經濟上或是理念上,都是一個最完美的結合。 在香港,有堅持是困難的,堅持的成本也會比不堅持高很多,但並不是沒可能。現在的A Beautiful Store,收支能平衡,而且讓店主做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又,若能從自己的堅持中提供一些別的可能性給身邊的人,這更是最幸福不過的狀況。 用這樣微小的方法去慢慢做,慢慢改變,如Wallis所說,是出於一個「念」,一個循環。 你希望生活是怎樣,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你也就先如何去對待人。包括挑選日常所使用的用具,也這個態度的一部分。在當中看到那純粹的「美麗」,也許就能從這裡建立屬於你生活的「美麗」。 文:Hocc 圖:A Beautiful Store提供 【有種寄賣】{{A Beautiful Store}}: http://hall1c.com/product-category/coop/goods/a-beautiful-store/ 產品推介: Falcon Enamelware Teapot $280 Falcon […]
Continue Reading【有種故事】不斷退出和復出的本地肉酸插畫女子組合 {{溫嘉寶WANKAPO}}
問「溫嘉寶」應該如何稱呼她們,先是求其發來一句「雙人花式體操金牌選手核突仔」,後來認真一點想想後,正式稱呼自己為「本地肉酸老女子組合」。 這個由阿溫和嘉寶組成的古怪合作單位,人如其名地怪誕。從一開始的合作,兩個窮學生,喜歡插畫,於是合併才能,自己做了一些notebook及布袋。畫的插畫醜醜的,做的product也是醜醜的,後來發現世界止原來總有一類人會喜歡醜東西,東西賣得出去,於是開始擺市集。 問阿溫,為什麼不畫些貓啊狗啊,她回答:「就是因為知道一定多人買,所以唔畫。」 二十來歲的她們,說「老」根本就不成立,頂多是比較「老」資格,從2009年開始,懶懶地合作了五六年的時間。從學生合作到畢業,後來進入職場,無法任性地瘋狂地討論新產品和角色,但又不甘心就此停頓,被大家遺忘,儘管自稱如何的「heah」和懶,也總會擠出時間斷斷續續地創作。間斷間斷地退出又復出,至今六個年頭,未斷氣。 其實認真看的話,會發現她們畫工絕對不差,也不馬虎(跟她們的本人成了反差,哈哈),要畫些正常點的「靚嘢」大概也沒問題,但她倆就是故意捨棄漂漂亮亮可可愛愛,反而偏好做出一些奇形怪狀的角色。畫樣衰熊、畫一副冷漠的八爪魚、畫變形美人魚、每個出現在她們創作上的生物都古靈精怪樣樣衰衰,但這也正是Hall1c會看上她們,誠意邀請她們加入有種寄賣的原因。試問,我們每個人,誰的底蘊不是那麼奇形怪狀的啊。 「這個品牌講唔上啲咩大道理,因為裡面的創作像她們的人生一樣漫無目的,心情差個陣創作較多。這裡會有奇形怪狀的產品,和肉酸的插畫。最後,她們其實很善良。幸好有一堆人無條件接受這兩個人任性地退出和復出,溫嘉寶才能繼續走下去。」 這是她們簡介上對自己的描述,「漫無目的」,也許才是創作最需要的原材料啊。 Wankapo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ankapo.hi Wankapo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wankapo_hi 產品推介: 你好襟章 / 阿蓮阿娥阿祥阿威阿玉阿美($40元港幣一個) 阿勝碟 ($98元港幣) 網店 Hall1c shop : http://hall1c.com/product-category/coop/goods/wankapo/ Pinkoi : https://www.facebook.com/wankapo.hi/app/197994114318/ 實體寄賣點: 神經餵飼 Deerfield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