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 · 往後】一個人的基本所需
要不是愛上了露營,也許不會發現,原來一個人真正所需的,也不過這麼少。
到了一個新營地,將妥善地打包在60L背包裡的東西一件一件拿出來。上層是登上山時最常會用到的物件,如雨衣、電筒、急救用品、相機等,放在最頂層以便能隨時拿出。再來是有重量的工具(廚具、書、個人衛生用品等),然後最底層才是衣服和睡袋等比較輕便又不會立刻用到的東西。上重下輕是登山人士普遍知道的收納背包法,為了讓你在走路時更容易平衡和沒那麼累。這些小知識當然是受過一兩次教訓才能正式學會。
撇除所有消耗品,你所需的基本物品,包括營具、衣服、廚具、住所、被鋪、個人清潔用品等,原來一個中型背包已足以應付,你的全副家當,原來統統能揹到背上。當然,能達到如此效果,先決條件是必須放棄所有的奢侈品,所有並非賴以為生的東西,都不能再擁有。
既然擁有的不多,工具不是垂手可得,你會開始動腦筋去解決問題。
石頭加木板可成椅子,風太強就 用石頭來把營釘壓住,地上的枯枝可作燃料,或削成筷子跟煮食用具,你的周遭就是是天然材料的倉庫。我們也會把所有能重用的資源留起,包括洗菜水、任何容器、袋子或繩。
撿回來的幼竹枝,平排在地上,用一小段的麻繩,交叉交叉地紮起來,成了一個穩固的三腳架。這腳架有許多功能,可以掛上營燈或垃圾袋,最常的是把從遠方水源裝滿水的臨時水袋,掛在上面,方便眾人使用。水在這裡甚珍貴,但省著用的話,兩個2公升水袋,還是足夠供應六個人一整個晚上的需要。
回港後第一次露營在三年前,跟一個當時還不是很熟的朋友和她的一群露營之友一同出發。當時還沒有自己的營具,跟其中一位借來個一人營,有點像街頭抗爭滿街都是的那種簡單型號。那天晚上下起滂沱大雨,早上六點,下半身濕透地醒過來,這可惡的便宜貨帳篷,底部竟然全進水了。
但很神奇地,在土地上直接睡了一夜,某些感官和經脈好像被打開一樣,醒來後像是換了個人,一直打嗝,而且是深深的,好像從身體深處有不斷想逃脫出來的東西。這就是接地吧?全身上下和地上的能量來一個直接的互動,重新接駁天地的能源,從而把一切壞的丟走,好的新的進來,可能就是最佳的精神療癒藥物。
這是我們住在高樓大廈裡、每天踩著石屎地的城市人,多久沒能做到的事情?
這次登上露營車,又換成另一個思考模式。一個流動的家,有某種固定,卻還是不減漂泊。廚房睡房和洗手間集合在同一個空間,能帶上的物品和工具相對露營多了一些,但相比在家裡,還是要節省和節流。
車上有儲水庫和電池,但在野營時沒有電源水源,有時候要撐個兩三天,平常能隨時大開亂用的水龍頭,你要學會聰明地使用。洗手洗碗最好同步,電源能不用就關掉,夜晚來臨前最好把晚餐都準備好,天黑了就趕緊睡覺去,天亮就起床。
還有空間的使用。不足兩張床的車廂,讓你養成一種用完即收納的習慣。洗手盤和處理台是同一處,切菜洗菜必須井井有條先想好順序;床鋪和休息間共用,餐桌和工作桌也是同一個點,平時在家裡能隨手丟的物件,到了車裡就必須每次放好,否則一開車所有東西將同步倒出。
基於環境所逼,你會自然地學會擅用日光和資源,瞬間抓到農民的生活節奏。還會神奇地變成一個整潔和頭腦清晰的人,儘管你平常是個混亂無比的大懶蟲。
野外求生的過程,依靠著大自然資源去生活,每一次都從零開始,建立,再瓦解。露營界流行一種叫做「Leave no trace」的概念:認識和享受野外的過程,包括不讓自己成為這個地方的負擔,只使用自己所需的,只佔用自己必要的空間,離開前把自己存在過的痕跡都抹去,不帶走半片枯葉。而其實並不難做到。
這樣的體驗後,不禁向原來的生活習慣提出疑問,自己一屋的物品,是有多必要?如果在野外,一隻碗一個杯一套刀叉便能活得好好的,家裡還需要那幾十隻杯子和二十套碗碟嗎?物質上的奢侈與浪費,在完成了第一個野外行程後,更顯得礙眼。
把不必要的事情刪除,是讓腦筋清晰起來的最好方法。每天起來吃一樣的,穿一樣的,不多花費力氣去思考不必要思考的,好讓自己集中在更需要力氣的事情上。這好像也是甘地日常修行的基本精神。他把自己的衣食住都簡化,每天穿一樣的麻布衣、只吃水果和果仁,生活中除去多餘的雜質,腦袋才有空間聚焦真正重要的事情。
接觸到你對生活外在需要的最低限度,內在的最大可能才有機會呈現。
來找我聊聊吧: 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Hall1c網上平台 : Instagram/Facebook
Shop at Hall1c.com
更多閱讀 : 有種故事
2 replies on “【行旅 · 往後】一個人的基本所需“